扫码快速下载App

Android&IOS
扫码后自动识别

考卷上的中国:高考作文题型折射时代变化

2014-09-30 10:58 来源:格伦高考

高考,对许多人来说,犹如一次“成人仪式”,而高考作文,则是这一“仪式”中一个重要节目。

新中国成立65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从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再到材料作文,高考作文题型和内容,被烙上了深刻的时代印迹,折射出由宏大叙事向个性表达的时代变化。

命题作文:烙印时代政治色彩

“生活在幸福的时代里”“大跃进中的新事物”“我学习了毛主席著作以后”……一看这些高考作文题,就知道出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它有着浓厚的时代痕迹。

1977年,一度中断的高考得以恢复,同年12月570万考生从四面八方涌向考场,开始历史上竞争最激烈的十年一届的高考。

那一年,北京卷的作文题目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河南省是“我的心飞向毛主席纪念堂”、上海卷是“知识越多越反动吗”……当年参加高考的67岁的甘福宝说,那时的作文题目都沾染着那个特殊时代的政治色彩。

1978年的高考作文“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则折射了当时人们迫切希望国家走上正轨的焦虑心态,依旧延续了宏大的政治内容。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作文多采用命题作文形式,给出一个作文题目,由考生确定观点和题材。当时社会上已有人提出,命题作文易形成“八股”,即一个题目,一种文体,一个立意,一种写法。

话题作文:关注社会现实生活

“毁树容易种树难”“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挖井”……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后,关注社会热点的作文题目登上舞台且成为主流,折射了经济社会改革转型时期人们对社会责任的思考。

如果说命题作文可以让学生套作、宿构的话,话题性的作文题就很难用背过的文章来完成。

内容上,高考作文开始关注社会和现实生活,通过对某一话题的探讨,引导考生对国家、社会发展的思考和理解,而不再是简单地机械重复和标语口号。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几十年来,高考作文题目的变化从宏大话语向小话语转变,而这背后则是时代的变迁,是理性文化到感性文化的过渡,是对普通百姓日常生活、情感的关注。

材料作文:鼓励个性表达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心灵的选择”“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识”“同学关系”“探究性学习”……2000年以来,作文内容与考生的生活体验和思想认识紧密结合,基本上都是生活中经历的感受,既贴近考生,能够充分发挥出考生的能动性。高考作文越发体现出尊重个性,注重价值的回归。

改革开放以来,作文作为依托于母语进行的考查不仅考查简单的写作能力,更能全面展示考生的思辨水平、创新思维、探究意识等综合能力,因而成为最能展现考生综合素质的一道试题。

“袁隆平的获奖感言”“彩票店主的诚信”“保护野生动物”……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说,进入新世纪后尤其是近年来,大量社会时事题型作文的出现,把社会时事新闻作为材料,直观明了地呈现在作文中,引导考生个性的思考和表达,引导学生展现创新意识。

面对同一材料,学生的写作观点和体裁则百花齐放,有议论文、有散文,甚至还有诗歌。


“作文由过去的记叙、描写为主变得议论色彩更浓、思辨性更高,这不仅是全球母语教学的方向,也符合现代化人格成长的要求。”王旭明说。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购买高考报考卡 轻松填报全靠它

联系我们

客服中心
400-8032-868
周一至周日 8:00-23:00
在线沟通>>
扫码关注
  • 订阅号
  • 服务号
  • 微博
客服
电话
400-8032-868
QQ群
微信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服务号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订阅号
app下载
扫一扫下载新学涯高考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