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快速下载App

Android&IOS
扫码后自动识别

江苏省的高考改革方案为何格外引人关注?

2014-01-20 17:21 来源:新浪教育

这些年关注中国高考改革进程的,都应当能注意到江苏省的高考改革。为了探索解决“一考定终身”的问题,早在2002年江苏省就尝试过取消文理分科,并对高考实行“3+大综合”。其中,“大综合”就是将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6各科目出在一张卷子上,最终因为学生要同时学习和考试9门课程,不堪重负而被迫终止。后来经过几年的探索,形成了目前江苏省的2008高考方案。

江苏省的2008高考方案的大致内容是“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高考统考只考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并计入总分,其他七门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俗称“小高考”)记等级和高考总分紧密挂钩。A为最高等级,考生每取得1个A,就可以在高考成绩中加1分,考了4个A,可以最高加5分。“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三方面”作为综合素质评价也是计入等级影响高考录取。

但是此前江苏省这些年的高考改革并不被社会叫好。例如这几天江苏省政协委员们总结出的“ 高考08方案4大怪现象”。对江苏省的考生和家长们来说,则一届又一届抱怨高考政策没有“安定感”,总在变化之中。而外省的人们似乎觉得江苏省的高考方式始终在“瞎折腾” ---- 看它能折腾成啥样?对于高校来说,感觉在江苏招生十分麻烦:几乎所有的高校的招生章程都要有一条专门针对江苏省的条文,因为它与哪个省都不同。

在2013年10月份有媒体爆出江苏省正在酝酿2016高考改革方案传言,称新方案 “2+2+N”:第一个“ 2”是指每年两次的英语考试;第二个“2”是指语文和数学两门主科;最后一个“N”是指其他统称为“副科”的科目。但是传言随后被江苏省教育厅否认。

因此这十多年江苏省所发生的高考改革,虽说引起不少关注和争议,除了被人称“乱”、“折腾”,还从来没有被公认为做得很成功。

然而看到最近从教育部以及北京市两会传出的考生招生改革的信息,再回过头来看江苏省这些年走过的高考改革之路,我们吃惊地发现,至少在考试形式的设计上,江苏省曾经尝试过的高考改革与教育部高考改革方案框架具有高度相似。江苏省的高考改革,无论是江苏省2002年尝试过并失败的“3+大综合”,还是目前正在执行的2008版高考改革方案,甚至2013年10月关于江苏省2016年高考改革方案传言,都有如下三个特点:

1.       统考科目涉及语文、数学、外语三科;

2.       外语科目统考在酝酿一年多考;

3.       其余科目作为“学业水平测试”或者“副科”不进入统考。

我们注意到教育部部长袁贵仁1月15日在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教育部将出台“总体方案”和关于高考、外语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招生违规处理等5个配套“实施意见”。即所谓考试招生制度改革“1+5”。袁贵仁还表示教育部将抓紧研究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课程考试内容。

袁贵仁的讲话立刻被人理解为:新的高考改革方案或只考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课程,其中外语将一年多考,而其他考核科目将通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来实现。

1月17日北京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分管教育的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副市长杨晓超接受了新京报记者的专访第一次将人们的这一猜测证实。杨晓超说:“就高考而言,考试内容方面,未来将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只考语数外三门,其他的就考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这不正是江苏省这些年已经探索,并没有被叫好,还打算继续探索的路吗?而且江苏省的实践似乎也没有能够证明这是一条成功的路。然而教育部披露的未来高考考试形式却与江苏省的方式十分相似(甚至连文理不分科都在2002年就做过尝试),如果这种考试方式再加上集中录取,那么就看不出与江苏省的改革有何本质区别。因此研究江苏省这些年的一些成功或者失败的教训,对其他各省高考改革应当会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江苏省曾经遇到的困惑,其他省市如果也采取类似的方式,很可能也会遇到,甚至继续失败。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考试招生改革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工程,目前考试招生制度改革“1+5”的内容基本上只涉及到了考试制度的改革,而没有涉及到招生录取制度。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

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脱离的招生录取多元评价体系的改革,不实现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没有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等一系列制度的跟进,单纯进行高考考试方式的改革,最终的结果也不会比江苏省的探索好得了多少。同时也是违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的。

我们也能间接看出,江苏省探索了十多年的高考改革无法取得实质性突破可能还有一个关键原因:离开的招生录取制度的多元化突破,单纯的考试形式的改革不会有什么大的进展。最终落入“瞎折腾”的境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购买高考报考卡 轻松填报全靠它

联系我们

客服中心
400-8032-868
周一至周日 8:00-23:00
在线沟通>>
扫码关注
  • 订阅号
  • 服务号
  • 微博
客服
电话
400-8032-868
QQ群
微信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服务号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订阅号
app下载
扫一扫下载新学涯高考APP
返回顶部